3D列印肝髒模型
日本築波大學和大3D列印日本印刷組成的科研團隊2015年7月8日宣布,已研發出用3D列印機低價制作可以看清血管等內部結構的肝髒立體模型的方法。據稱,該方法如果投入應用就可以為每位患者制作模型,有助於術前確認手術順序以及向患者說明治療方法。
這種模型是根據CT等醫療檢RP查獲得患者數據用3D列印機制作的。模型按照表面外側線條呈現肝髒整體形狀,詳細地再現其內部的血管和腫瘤。
由於肝髒模型內部基本是空洞,重要血管等的位置一目了然。據稱,制作模型需要少量價格不菲的樹脂材料,使原本約30萬至40萬日元(約合人民幣1。5萬至2萬元)的制作費降到原先的三分之一以下。
利用3D列印技術制作的內髒器官模型主要用於研究,由於價格高昂,在臨床上沒有得到普及。科研團隊表示,他們一方面爭取到2016年度實現肝髒模型的實際應用,另一方面將推進對胰髒等器官模型制作技術的研發。
3D列印頭蓋骨
2014年8月28日,46打樣歲的周至農民胡師傅在自家蓋房子時,從3層樓墜落後砸到一堆木頭上,左腦蓋被撞碎,在當地手術後,胡師傅雖然性命無損,但左腦蓋凹陷,在別人眼裡成了個“半頭人”。
除了面容異於常人,事故還傷了胡師傅的視力和語言功能。醫生為幫其恢復形像,采用3D列印技術輔助設計缺損顱骨外形,設計了鈦金屬網重建缺損顱眶骨,制作出缺損的左“腦蓋”,最終實現左右對稱。
醫生稱手術約需5至10小時,除了用鈦網支撐起左邊腦蓋外,還需要從腿部取肌肉進行填補。手術後,胡師傅的容貌將恢復,至於語言功能還得術樣品後看恢復情況。
3D列印脊椎植入人體
2014年8月,北京大學研究團隊成功地為一名12歲男孩植入了3D列印脊椎,這屬全球首例。據了解,這位小男孩的脊椎在一次足球受傷之後長出了一顆惡性腫瘤,醫生不得不選擇移除掉腫瘤所在的脊椎。不過,這次的手術比較特殊的是,醫生並未采用傳統的脊椎移植手術,而是嘗試先進的3D列印技術。
研究人員表示,這種植入物可以跟現有骨骼非常好地結合起來,而且還能縮短病人的康復時間。由於植入的3D脊椎可以很好地跟周圍的骨骼結合在一起,所以它並不需要太多的“錨定”。此外,研究人員還在上面設立了微孔洞,它能幫助骨骼在合金之間生長,換言之,植逆向工程入進去的3D列印脊椎將跟原脊柱牢牢地生長在一起,這也意味著未來不會發生松動的情況。
- Dec 23 Sat 2017 10:29
3D列印在醫學領域的應用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